未来社区模式在疫情防治时的优势解析——以浙江省为例
以下文章来源于浙江大学规划院 ,作者创新分院
“规划师在行动”栏目开辟以来,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本文为微信公众号“浙江大学规划院”(微信号:ZUP1994)为“中国城市规划”推荐的优秀稿件。“浙江大学规划院”为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官方账号,请大家关注。
欢迎大家积极为我们荐稿,同心协力、共克时艰,抗击疫情。
推荐途径:
1、公众号留言。
2、通过邮件:www@planning.org.cn。
3、一切你可以想到的联系我们的其他途径。
导读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既需要坚定信心,同心协力,共克时艰,也需要科学理性地分析思考本次疫情的方方面面。对于规划师而言,从专业角度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反思,吸取疫情带来的教训,探索面向全面小康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开辟“规划师在行动”的专栏,诚邀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本文字数:2335字
阅读时间:8分钟
就在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初,浙江省开始实施未来社区试点建设,提出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治理等九大场景构想,基于浙江省未来社区理论结合当下疫情防治难点解析一下该模式与传统社区相比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具有的优势。
优势一:居家环境优势
居家隔离十四天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治的重要举措,建筑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学习等离不开的主要场所,人类8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建筑室内度过,建筑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长时间的居家隔离对人的身心会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一个良好的居家生活环境更加有利于此项举措的良性实施,未来社区致力于应用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等新技术、打造“绿色、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主要通过室内空气质量、健康饮水和声光热环境等控制设计舒适系统。
未来社区环境系统
优势二:治理控制优势
社区人员控制是此次社区疫情防治中的一个难点,目前大多采取的传统人工控制易引发接触式感染,同时社区人员信息排查不全面容易遗落,未来社区更加注重数字技术在社区建设运营中的应用,利用BIM技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社区赋能,对于疫情发生时的做到更加有效的人员控制,人员信息管理、活动轨迹分析。
传统人工监测排查模式
人脸识别技术
热成像技术
AI系统
优势三:信息共享优势
居家隔离期间,有效正确的信息共享与防治宣传有利于疫情的防治和缓解居家隔离者心理压力,未来社区通过打造数字化学习平台,线上传播正确的官方信息避免恐慌,同时设置各类社区达人资源库包括离退休医务等人才库,做好社区自我科学防护与临时救护。例如重庆荣昌的一个小区为加强进入人员的消毒措施而在门口搭起长约5米消毒通道,业主通过一条“云雾缭绕”的消毒通道,在对全身进行消毒后方可安全回家,这条消毒通道是小区里一位担任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院长职务的小区业主建议的。
优势四:健康管理优势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存在人群普遍感染,早期的武汉疫情救治过程中出现发热门诊排队诊治现象,这种集聚诊治模式非常不利于疫情防治,极易造成疫情的传播,后期多个大城市包括杭州停止了各大医院门诊诊疗活动,这就对居家隔离诊治的健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推广社区健康管理O2O模式,个人或家庭终端与区域智慧健康平台数据互联,提供远程诊疗、双向转诊等服务,此举措能有效控制一次感染,提高居家诊治效能;同时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能有效指向控制社区高位重点人群。
优势五:物资保障优势
疫情防治中居家隔离会导致物资采购困境,杭州部分社区出现发放出门购物票的方式用于社区居民采购生活物资,即对居民生活造成不便也对居民疫情安全造成影响,未来社区交通场景采用智能配送模式,如末端配送机器人、智慧物流管道等,利用地下管廊与社区楼宇自动连接,实现货物全流程自动化流转,自提柜按户设定方便客户取件或者应用末端配送机器人送货上门。这样能有效安全保障小区居民居家隔离的生活需求。
地下物流管道
末端配送机器人
优势六:内部隔离优势
居家隔离直接导致居民生活圈层的压缩,传统社区生活圈层在疫情防治时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医院停诊、学校停课、菜市场停业,文化活动暂停;未来社区模式整体通过前五项优势能力可形成线上虚拟生活圈层,通过互联网技术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做到人员隔离,生活不隔离,例如通过线上购物机器人配送满足购物需求、线上诊断机器人配送药物满足就医需求、还有在线课堂等。
总之,相较传统社区,未来社区以美好生活为目标追求,更加注重人的美好生活需求;以美丽宜居为环境底色,更加注重优美环境打造;以智慧互联为基本特征,更加注重数字技术在社区建设运营中的应用;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理念,更加注重低碳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她是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更安全、高品质生活的新平台。
今日话题
你如何看待
这场新冠肺炎与城市的关系?
欢迎大家投稿、讨论。
投稿邮箱:
www@planning.org.cn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空间规划与城乡治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思考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智慧社区抗疫应用研发设想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城市“冗余空间”的规划与管理: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